江陽區高素質農民培訓(經營管理型-糧油生產) 創業不易——張正會
發布日期:2020-12-16瀏覽次數:3718
張正會,女,1981年出生,瀘州市江陽區方山鎮白村人。一名看似普通的鄉村婦女,卻有著一股吃苦耐勞、永不服輸的創業精神。通過她的不懈努力,她經營的牛場正在一步步的發展壯大,為農養殖提供了很好范例,成為農村青年創業致富的帶頭人。張正會說過,她心里很早就有了要創業的想法,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市場,作為方山鎮白村二社隊長有責任、有義務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她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干的。2016年投資6萬元,養殖了2頭公牛及簡易牛場的建設,種植了水稻、紅薯、蔬菜等,但因選種錯誤、無養殖經驗,沒賺到什么錢,在家人的支持下轉向投資母牛及幼牛仔。2017年開始每年都在追加投資,在這過程當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和問題,她記憶最深的是2019年4、5月份給小牛喂奶的場景,本來接生都很順利,但因母牛是頭胎所以存在不給小牛喂奶的問題,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人工喂奶,這是件很困難的事,她的腳被母牛踩了好多次,慶幸的是最終小牛存活了下來。2016年至今她堅信自己的方向沒錯,堅持走自養自繁之路,憑著一股堅強的信念,現每年可達到20至30頭牛,組建成了一個牛場。隨著牛場的擴大,她開始思索問題的關鍵所在,更加意識到學習養殖技術尤其是品種選擇、奶牛的養殖、疾病防治等基本技術的重要性。2020年11月,她聽說瀘州市勝藍職業學校組織的江陽區高素質農民培訓經營管理型-糧油生產培訓班,趕緊報名學習。在15天的培訓中,她通過理論及市場調查和外出參觀學習,學到水稻、高粱、紅薯等的種植技術及其相關病蟲害的知識,養殖專業化的規模設施、以及養殖技術與疫病防治技術;明白了知識的重要性,每天堅持寫培訓筆記,帶傷堅持上課(除一天因摔傷去醫院就診請假外)。培訓結束后,她十分感謝江陽區農林局、瀘州市勝藍職業學校給予她這次培訓的學習機會,她留下了授課專家的聯系方式,準備在實踐工作中多向老師請教、學習。她對自己的創業更有信心,感到自己所做的事業不僅僅是物質上的需求,更是自己人生價值的最好體現!